來源:《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1 年 05 期
作者:侯爽爽,吳蔓莉*,肖賀月,段旭紅,易寧
單位:陜西省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摘 要
利用生物刺激法修復不同污染時長的土壤,比較了向新污染(污染7 d)和陳舊性污染(污染5 a 以上)土壤中加入有機肥、有機肥 KNO3 復合物(C:N=100:10)、脫硫石膏等處理劑對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效果。
結果表明:對于新污染黃綿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機肥、有機肥 KNO3 對土壤中石油烴去除效果較好,修復150 d 時土壤中石油烴去除率分別為60.13%、56.09%;對于陳舊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機肥 KNO3、脫硫石膏對石油烴去除效果較好,修復150 d 時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率分別為36.62%、36.61%;生物刺激對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效率高于陳舊性污染土壤。兩種不同污染時長土壤中的石油烴生物降解均符合偽一級動力學。生物刺激修復使土壤的pH 值由8.50~8.56 降低至7.35~7.91。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烴的降解率與pH 值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789),與微生物數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849);陳舊性污染土壤中石油烴降解率與土壤pH 值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683)。
研究表明,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立即進行生物刺激修復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影響不同污染時長土壤中石油烴生物降解的關鍵因素并不相同。
結 論:
(1)向石油污染黃綿土中加入有機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數量和活性,進而促進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加入有機肥修復150 d,對新污染與陳舊性污染土壤中的總石油烴去除率分別為60.13%和36.62%。不同污染時長的土壤中石油烴的生物降解均符合偽一級動力學。
(2)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烴的去除效率與降解菌數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影響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烴降解的關鍵因素為土壤中降解菌數量和硝氮含量。陳舊性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烴降解率與微生物數量及氮含量無顯著相關關系。生物刺激修復處理使不同污染時長的土壤pH 值降低,為微生物的生長和活性提高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
山東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