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肥,顧名思義就是菌 肥,菌就是各種有益微生物,肥可以是有機肥,也可以是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等無機肥料。
這里需要注意,生物防治作用的菌劑(淡紫擬青霉、蘇云金芽孢桿菌等),不屬于肥料。
其他分解土壤農藥、重金屬、調節酸堿度的生物修復菌劑、加速有機物腐熟的腐熟劑,不屬于肥料的功能,不做延伸。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
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分解土壤有機物的菌肥
包括有機磷細菌和復合細菌等
分解土壤中難溶性礦物的菌肥
包括硅酸鹽細菌、無機磷細菌等
促進作物對土壤養分利用的菌肥
包括菌根菌等
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長的菌肥
包括抗生菌、增產菌等
近年來,各類有關菌肥的研究多集中在固氮菌類、微生物拌種劑和復合菌類等方面,下面來簡要介紹一下。
固氮菌類
指能在土壤或作物根際生活,并固定空氣中氮氣的微生物為菌種,用液體深層發酵而制成的活體制品,施入土壤后能提高作物吸收氮肥的能力。
微生物拌種劑
此類菌肥以草炭作為吸附劑,表面吸附菌肥,在播種或定植前浸泡種子或根部有較好的效果,其原因是菌肥內的微生物提高植物根部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可使作物增產,并減少部分土傳病害的發生。
復合生物菌肥
除了含有活性微生物外,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有的是有機營養物質和微生物復混配的;有的則是有機物營養物質、無機營養物質和微生物混配的,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品質、抗病性,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維持環境平衡。
枯草芽孢桿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巨大芽孢桿菌:解磷(磷細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機磷的功效。
膠凍樣芽孢桿菌:解鉀,釋放出可溶磷鉀元素及鈣、硫、鎂、鐵、鋅、鉬、錳等中微量元素。
地衣芽孢桿菌:抗病、殺滅有害菌。
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包括根結線蟲),對鱗翅目等節肢動物有特異性的毒殺活性。
側孢芽孢桿菌:促根、殺菌及降解重金屬。
膠質芽孢桿菌:有溶磷、釋鉀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種酶,增強作物對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涇陽鏈霉菌:具有增強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的能力。
菌根真菌:擴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對原根毛吸收范圍外的元素(特別是磷)的吸收能力。
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增產。
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
凝結芽孢桿菌:可降低環境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果實中氨基酸的含量。
米曲霉:使秸稈中的有機質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淡紫擬青霉:對多種線蟲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結線蟲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劑。
三種以上多種復合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抗土傳病害效果遠遠大于單一菌種。有益菌群相互協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達到高產豐產的效果。
01促進快速生長
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內的生命活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細胞激素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在與植物根系接觸后,能調節作物的新陳代謝,刺激作物的生長,從而使作物產生增產效果。
02
調節生命活動,增產增收
菌群中的膠凍樣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有益菌可促進作物根系生長,須根增多。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謝產生的植物內源酶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經由根系進入植物體內,促進葉片光合作用,調節營養元素往果實流動,膨果增產效果明顯。
03
提高果實品質
菌群中的側孢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等可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屬含量,可使果實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乳酸菌、嗜酸乳桿菌、凝結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可提高果實中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維生素B族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的含量。果實口感好,耐儲藏,賣價高。
04
分解有機物質和毒素,防止重茬
菌群中的米曲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加速有機物質的分解,為作物制造速效養分、提供動力,能分解連作有毒有害物質,防止重茬。
05
增強抗逆性
菌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從而形成優勢菌群,優勢菌群形成局部優勢,這樣就能抑制和減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機會,起到了減輕作物病害的功效。
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增強土壤緩沖能力,保水保濕,增強作物抗旱、抗寒、抗澇能力;同時側孢芽孢桿菌還可強化葉片保護膜,抵抗病原菌侵染,抗病,抗蟲。
06
根際環境保護屏障
菌群中的地衣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繁殖成為優勢菌群,控制根際營養和資源,使重茬、根腐、立枯、流膠、灰霉等病原菌喪失生存空間和條件。使植物根系細胞的細胞壁增厚,纖維化、木質化,并生成角質雙硅層,形成阻止病原菌侵襲的堅固屏障。
07
松土保肥、改善環境
豐富的有機質還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從而使土壤疏松,減少土壤板結,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育,為農作物提供適合的微生態生長環境。
08
刺激有機質釋放營養
菌群中的巨大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植物內源酶,可明顯提高作物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吸收率。大量的有機質通過有益微生物活動后,可不斷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達到肥效持久的目的。
有效期及有效活菌數
目前我國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時間超過1年的不多,所以選購的菌肥要盡快使用,存放時間過長,其菌種的休眠狀態可能被破壞。菌肥有效活菌數達不到標準的菌肥不能購買。國家規定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億/克(顆粒1億/克),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2000萬/克。如果達不到這一標準,說明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
溫濕度、土壤及施用時期
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固氮菌肥最適濕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不宜施用菌肥,因為硫能殺死生物菌。對于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營養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用量及混用
土壤中施入較多的菌肥,雖然不會出現燒根燒苗現象,但也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會增加肥料投入成本,降低作物的栽培效益。因此,應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養分狀況,科學地確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菌肥可與化肥混合使用。如過磷酸鈣等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與菌肥混合施用,可減少養分固定、流失。而且單獨施用較大量的化肥或化肥施用不均勻時,容易對作物產生毒副作用,如果與菌肥混合施用,則會減少此類問題發生。
但不要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為這些藥、肥,很容易殺死生物菌。或者先施菌肥,隔48小時后,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和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使用。千萬防止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