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指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
Tip:年間單一作物輪作: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麥→玉米三年輪作;一年多熟條件下既有年間的輪作,也有年內的換茬:如南方的綠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小麥—水稻—水稻輪作,這種輪作由不同的復種方式組成,因此,也稱為復種輪作。
作用:
1.減少土壤中的病菌病蟲害數量,降低土壤病害傳染幾率。
2.減少田間雜草,降低成本
3.避免單一作物其片面消耗,均衡利用土壤養分。還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來源,調節土壤肥力。
4.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5.改善耕地質量,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
02、間作、套種
概念:
間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
套種: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種
1.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間、光照、土壤、水分等資源,改善作物通風條件;
1.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間、光照、土壤、水分等資源,改善作物通風條件;
2.增加土壤養分;
3.調整農業結構,增加作物種類,增強市場適應性,提高經濟效益;
4.減少病蟲害;
5.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
6.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年總產量;
7.套作還可以緩解農忙時期用工矛盾。
3、免耕
作用:
1.增加土壤有機質、微生物群落,改善土質。
2.避免陽光直射、減少水分蒸發、土壤風化,保持水土,保溫保墑。
3.節約人力、燃料、時間等生產成本,利于搶農時。
4.產品品質好,經濟效益高。
5.消極作用:增加病蟲害。
04、壟作
概念: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種作物的耕作方式,壟由高凸的壟臺和低凹的壟溝組成。在氣候冷涼、春季易旱、夏季易澇地區采用較普遍。
作用:
1.土壤:增加土壤厚度,利于作物生長;土壤不易板結(土壤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
2.光照:壟臺土壤受光面積增大,吸熱散熱快;
3.溫度:提高地溫,增大土地晝夜溫差,利于養分積累;
4.灌溉與排水:利于(旱季)順溝灌溉和(雨季)有利于順壟排水防澇;
5.壟臺能阻風和降低風速;被風吹起的土粒落入鄰近壟溝,可減少風蝕,植株基部培土較高,可防倒伏;
6.有利集中施肥,可節約肥。
缺點:
1.固有壟作耕法受農具限制,耕作層淺;
2.固有壟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業效率低。在人少地多的條件下,不便于精耕細作。
05、順坡壟作
概念:指在坡面上沿坡降的方向起壟耕作。
作用:
1.有利于田間排水;
3.便于田間管理;
4.主要缺點不利于灌溉,不利于水土保持。
6、等高種植
概念:或稱橫坡耕作,是指在坡面上沿等高方向所實施之耕作,表現形式多為梯田,是保持水土、提高抗旱能力的保土耕作方法。
作用:
1.有效地攔蓄地表徑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滲率;
2.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
3.壟作可以增加表面積,增強光效;
4.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07、休耕
概念:耕地在可種植作物的季節只耕不種或不耕不種的方式。
作用: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以減少水分、養分的消耗,并積蓄雨水,消滅雜草,促進土壤潛在養分轉化,為以后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和條件。
08、連耕
概念:在同一塊土地上連年種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復種方式的種植方式,也叫連種,連茬。
作用:
增大土壤壓力,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大病蟲害爆發的幾率。
山東靠山生物科技公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