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具體是啥?
酸化是土壤風化成土過程的重要方面,導致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影響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變土壤中養分的形態,降低養分的有效性,促使游離的錳、鋁離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對作物產生毒害作用。一般說土壤酸化的嚴重性都是通過pH值來進行表達,比如pH值=4.5酸性極強;pH值=4.5-5.5強酸性;pH值=5.5-6.5酸性。
土壤酸化對作物來說有哪些危害或者副作用呢?
1. 影響根系對營養的吸收
一般酸化土壤相對來說比較硬,板結現象比較嚴重,這樣就會使根系的伸長出現困難,根系形成的面積減少,這樣就會造成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的長勢比較弱,而且產量和品質都會不盡如人意。另外長勢弱的植株感病能力增強,容易引起病害的發生。
2. 毒害作用出現
在酸性條件下,會使一些酸性離子(比如鋁、錳等)溶解度增加,從而對作物產生一些毒害作用。同時,酸性土壤中的氫離子是比較多的,所以會對土壤中植株所需求的一些陽離子產生拮抗作用,影響其吸收及利用。
3. 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降低
酸性土壤環境會使氮素出現大量的流失,同時也會使一些元素被固定,所以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元素減少。
土壤酸化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1. 土壤養分消耗過度
隨著技術的進步,農作物的產量可謂是突飛猛進的增長,這就會造成作物對養分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并且一般一塊土地我們都是一年四季不停歇的種植,所以就會造成大量元素被植物吸收之后,沒有及時的進行休養生息或者輪作,導致土壤越發的貧瘠,而貧瘠的土壤一般酸性會增強。
2. 肥料施用不合理
土壤貧瘠,農民一般會想到施用肥料來解決土壤養分不足的問題,從而保證每年產量。但是在施用肥料的時候,會施用大量的酸性肥料,比如氯化鉀、硫酸銨等鉀肥、氨肥等,這些肥料的施用會在土壤中出現沉積,從而加重土壤的酸化問題,并且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也會影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而有機質的含量多少直接決定著土壤的緩沖能力以及恢復能力的強弱。
3. 有機質補充不及時
一般來說當你大量施用化肥的同時,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相對來說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土壤條件及時的作補充,以保證土壤的緩沖能力和恢復能力的正常。
既然土壤酸化存在這么多問題,農民該做哪些工作來預防呢?
1、增施有機肥,培養土壤肥力
有機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腐植酸,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通透性,促進根際微生物活動,促使土壤中難溶性礦物質元素變為可溶性的養料,達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2. 增施堿性肥料
如碳酸氫銨、氨水、石灰氮、鈣鎂磷肥、磷礦石粉、草木灰等,中和酸性。
3. 施用生石灰
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態的石灰,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異,如0.1kg氧化鈣中和酸的能力約相當于0.179kg的碳酸鈣。石灰施用量因土壤的潛在酸度而定。石灰及其他含鈣的堿性物質,如鈣鎂磷肥、煉鋼爐渣、窯灰鉀、草木灰等,不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還可以為蔬菜補充大量的鈣。當土壤受到硫黃礦或硫鐵礦所污染形成強酸性土壤時,可先采用漫灌洗酸后,再以石灰中和酸度。若是水田,且長期淹水,一旦脫水干燥,立即表現極強酸性,pH值可達2~3之間,寸草不生,此時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可獲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