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碳的認知不足,農者不懂碳的重要性,不懂培肥地力,一慣依賴化肥和農藥造成了我們整整30年對耕地土壤進行碳掠奪:千百年來由我們的先輩用堆肥和秸稈還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庫(有機質),在我們30年的化學種植模式中消耗一空!時至今日,我國耕地平均有機質含量只有2.08%,而且還在以每年0.05個百分點下滑,此勢頭若不遏止,再過20年我國大部分耕地有機質含量將下降到危線——1%以下,這是荒漠化的土地。土壤板結的原罪不是化肥而是——有機質匱乏。
土壤肥力分成三種:即有機肥力,化學肥力,生物肥力。
碳養分是土壤三種肥力的基礎物質,土壤缺碳使三種肥力式微,微生物失去能源而不能繁殖,這是土壤板結的根源,也是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土壤缺碳導致耕地貧瘠化,造成農作物根系衰弱、亞健康、光合作用能力差(低產),這就是農作物的缺碳病。缺碳病又削弱了防病抗逆機能。因此缺碳病造成我國農業損失超過農作物其他任何一種病害。農業要上新臺階,糧食要安全,最大的提升空間在于補碳。
農作物缺碳會導致作物根系衰弱甚至腐根,早衰、亞健康、易倒伏、葉綠體發育不正常、防病抗逆機能差、產量低、品質低下,果實發育不正常種質退化等。
長期的“碳饑餓”和反復的碳“透支”,就形成農作物的“缺碳病”。
微信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 山東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轉載!